我国高校科研数据协同治理:治理架构与实践对策
冉从敬;冀子雨;数据正逐步成为科学研究的关键要素,有效的治理对推动科研活动、释放数据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数据治理政策进行调查分析,提炼出我国高校数据治理中的关注点,并指出我国高校科研数据协同治理架构应从协同主体、要素、流程三个核心维度展开,整合规制、技术、合作网络三种工具。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校科研数据协同治理架构,并结合治理架构进一步提出实践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校科研数据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2025年“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宁夏站)活动在银川成功举办
张静婕 ;<正>5月26日至30日,由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宁夏图书馆学会承办的2025年“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宁夏站)活动在银川成功举办,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馆长及未成年人服务工作者共计130余人参加了巡讲活动。本次巡讲活动为期三天,特别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范并思,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分会主任、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宋卫,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长聘副教授李世娟,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张靖,山西省图书馆副馆长赵谞炯,长沙市图书馆馆长王自洋,分别以“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理论与政策解读”“新技术在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中的应用”“分级阅读体系构建与实践”“国际视野下的图书馆儿童服务”“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空间与馆员队伍建设”“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策划、实施与评价”为主题进行授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互动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为基层工作者提供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专业指导。
非遗麻编技艺走进西夏区阅读分享会:让传统手艺焕发时代生机
<正>6月21日,由西夏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主办、西夏区图书馆承办的“文化旅游推广阅读分享会”在银川市西夏区怀远城市书房举办。本次活动邀请自治区级非遗麻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璟为市民朋友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传递指尖温度——我与麻编的故事”的精彩分享。张璟从“国纺源头,万年衣祖”的麻文化起源讲起,带领观众探寻这项古老技艺的文化底蕴。通过张璟的介绍,现场观众了解了包括沤麻、捻线到编织等环节在内的麻编制品的完整制作流程,知晓了平纹编织、立体十字交叉等多样技法,以及“拧、结、缠、盘”等自由创作手法。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璟表示,“麻编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因此,她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以“非遗+扶贫”的模式让传统技艺得到了进一步传承,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获得了“全国工坊典型案例”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类型学分析——基于文化和旅游部51个典型案例
邸娟;李亮;韩佩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治理形态与治理模式的差异化特征,因而以系统性思维探究其类型学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51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结合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从制度创新和资源禀赋两个分析维度,将高质量发展划分为引导型、多元型、驱动型、吸纳型四种类型,并通过四个抽样案例进行检验,最终提出针对以上四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类型的具体优化路径。
传承·转向·重构: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对乡村文化的作用机制
周林兴;贾千慧;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已成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探索,在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推进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有助于实现乡村文化生产向再生产、文化空间向数字文化空间、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的转变,并充分释放乡村文化价值。文章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应把握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发展机遇,通过培育本土化新型劳动者、孕育特色化新型劳动对象、催生多样化新型劳动资料,激活乡村文化内生动力。
我国城市书房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研究——以上海“汇悦读”灯塔书房为例
朱雨萌;陈雅;各具特色的城市书房已经成为我国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文章在分析我国城市书房的建设现状与类型特征的基础上,以上海市“汇悦读”灯塔书房为例,梳理与分析了城市书房的建设布局、运行方式及社会功能,并基于此为我国城市书房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构建策略。
教育改革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数字生态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
朱国东;文章系统梳理并分析了我国14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FLC)建设的起源、现状及挑战,并结合文献分析、实地调研、案例分析与实证总结方法,提出FLC数字生态服务建设模型,指出FLC数字生态服务的建设应在明确其建设起源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整合主体、资源和技术三大关键要素,构建以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双核”驱动体系,促进数字生态服务在高校图书馆的高效应用与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高校图书馆探索数字时代的人才培养新范式,打造创新的高等教育数字生态服务系统。
国产开源大模型赋能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功能——以DeepSeek为例
罗坤明;汤明;尹克寒;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提供了新动能。文章着力探讨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在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场景中的技术适配性和功能进阶作用,认为DeepSeek凭借多模态架构、参数规模与训练策略的效能平衡,能有效优化图书馆的智能问答系统、多模态资源管理及知识组织工具自动化能力,实现元数据智能提取、参考咨询服务升级与语义检索精准化,同时,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推荐系统与知识生产范式的AI融合创新,图书馆的社会化价值得以拓展。未来,需进一步优化AI使用网络环境、制定AI使用规范并防范AI幻觉风险,以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深度融合。
城市书房:2013-2020年——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突破与跨越
金武刚;王瑞芸;穆安琦;近年来,以城市书房为代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热潮,极大地扩大了全民阅读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推动了图书馆事业跨越式发展。当前,城市书房建设存在"工程导向"、潜在风险等问题,也出现了服务内容综合化发展、设施布局乡村化延伸等现象。面向未来,推动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二是促进均衡发展,三是加速内容融合,四是丰富载体使命,五是扩展资金来源。
面向智慧图书馆的馆员能力建设
初景利;张国瑞;智慧图书馆阶段,馆员借助于智能技术面向用户提供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基本服务模式,因此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将图书馆的馆员能力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图书馆馆员的能力建设应当从用户需求分析能力、数据管理服务能力、技术研发应用能力、智慧智能服务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专业核心竞争力六个方面进行强化和完善。
现状与趋势:国内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研究透视
杨敏然;张新兴;陶荣湘;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在诸多领域的融合应用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与知识图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外部特征(年度发文情况、期刊分布情况、研究团队、研究机构)以及内部特征(关键词共现、聚类)两个维度,系统考察我国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研究的演进历程、热点主题以及发展趋势,旨在为国内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现实参考。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图书馆建设:作用机制、现实梗阻与实践路径
刘衍峰;乡村数字图书馆是乡村数字治理的产物,也是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变量,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乡村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提供了强大支撑。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整合与创新应用、数字资源深度开发与共享、数字人才能力建设与培育、推广数字素养教育等手段,全方位赋能乡村数字图书馆建设,为乡村居民打开了学习和文化交流的新窗口,在提升乡村居民信息素养和文化水平的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之概念脉络、热点主题及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信息可视化分析
丁明春;任恒;文章在分析"智慧图书馆"概念内涵演进脉络的基础上,以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涉及智慧图书馆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为样本,对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英文智慧图书馆研究聚焦于智能信息技术、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智慧环境构建、智慧馆员、用户隐私保护等主题,未来智慧图书馆发展仍将重点关注技术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同时将更加重视对于智慧馆员的培养。
ChatGPT的发展对情报信息工作的影响及启示
尹克寒;ChatGPT的出现激发了全球人工智能对话系统的发展活力。ChatGPT能够通过自动和人工的方式抓取数据语料,同时采用深度学习的算法和理解人类交流中所运用的语法规则,生成符合人类思维的对话结果,这将对情报信息工作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ChatGPT的发展历程,并以案例测试的方式分析了ChatGPT在ATT&CK情报信息处理工作中的影响效能,同时也论述了ChatGPT在情报信息处理中的不足,进而提出ChatGPT对AI时代情报信息工作的启示。
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现状、主要问题及完善路径——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词频统计与分析
文禹衡;于琳;文章运用词频统计分析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文本的主题分布规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核心词与法条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个人信息保护法》初步建立了完整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框架,个人信息热点问题的立法回应还较为模糊,与其他法律欠缺法秩序的一致性。未来,需要对《个人信息保护法》作出精细化调整,并加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条例》等配套法律法规,为执法提供指导依据。

期刊简介
期刊名称: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创办日期: 1979
出版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主办单位: 宁夏图书馆学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
刊期: 双月刊
电话: 0951-5085019
Email: xwz8686@126.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64-1004/G2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8214